轉貼一篇阿姨的文章 我再練10年也寫不出來~~


因為淡定 所以精采

=怎麼會這樣=

四月三日星期六,那天天氣陰陰的,一早由屘姑丈開車,

載我和阿奇走北二高,往南行,打算去飛牛牧場半日遊。

車過竹南,手機響了,得知三姑丈的惡耗,

腦中先 是幾秒鐘的空白,接著是「怎麼會這樣?一個好好的人,

上星期三才去廈門….怎麼會這樣?」

屘姑丈立即調轉方向,以新手上路所可能的最快速度把車開回台北。

竹南到台北之間,很熟悉的路徑,車流量也很正常,

可是對心急如焚的我,這趟回程卻彷彿走不到盡頭般的漫無終點,

我知道此時此刻,三姑最需要的是親人的陪伴。


=這樣一趟 「廈門行」=

也許基於「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的心理,

三姑丈生前,好幾次熱情的力邀我或者我和屘姑丈一起去一趟廈門,

時不時就搬出廈門的海鮮(龍蝦、大螃 蟹、野生的牡蠣….)

作為利誘,我一直沒有心動過。萬萬想不到,

促使我把「廈門行」立即付諸行動的關鍵,

竟是為了….竟是為了想親眼留住他最後的容顏。

來接機的是咪咪的堂姐和堂姊夫,

車子奔馳在廈門島寬闊筆直的馬路上,

儘管滿懷悲悽,我還是努力的留意著車窗外的景物,

我心想:如果三姑丈的英靈有知,他應該會很開心,

我終於如他所願的來到他「生於斯逝於斯」的故鄉──廈門吧!
 
半個鐘頭後,

我們抵達了三姑丈這次回廈門所下塌的地方──咪咪四叔的宅第。

 
三姑丈像熟睡一般,安詳的躺在床上。他真的睡得很熟很熟,

連我第一次來到他廈門的家裡,也沒睜眼看我一下。

一屋子的人熱鬧滾滾,有的忙進忙出,有的站著低聲談話,

有的只是坐在椅子上靜靜的陪伴。這些人都是三姑丈的「親堂」。

第一天晚上,坐在家川四叔家的大客 廳,和我們過年時在新埔一樣,

大家很熱絡的聊著,由於話題圍著三姑丈九十幾高齡才往生的老祖母

(咪咪的阿祖)身上,因此,延伸出去的就是咪咪的三叔公、三 嬸婆、

三姑婆、四姑婆…這些輩分較長、年紀較大的人物。

和三姑丈一樣健談卻更富幽默感的家川四叔,人生閱歷最豐富、

話題也最精采。這一晚,大家暫時停止了 哀悽,

津津有味的聽著在他們是百聽而不厭、在我是新鮮而生動的故事。

聽了一晚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

是小學老師退休二十多年的咪咪的四姑婆。

第二天早餐過後,大約九點多鐘,

附近幫忙料理喪事的親友

以及幾位從事殯葬業的相關人士紛紛來到家裡。


透過音響喇叭,持續播放著事先錄製好的哀樂,

當一切就緒,傳統而又莊嚴的家祭開始了。

由於三姑丈的宗親頗為大支,
平輩、晚輩族繁不及詳列,

單純的家祭就進行了一個多小時。

這之間,
不在家祭名單中的我,一直待在房間裡。

也許是因緣巧合,
或者有心人的安排,

正好我所景仰的四姑婆也進到這個房間來休息。


這位老人家雖已七十好幾,但是眉目清秀,

皮膚細白,頭腦清楚,說話有條有理。

我們一起坐在床邊上,她握著我的手,

開啟了話題:「家東和月微這對夫妻對這個大家族的貢獻非常大,」

察覺到我臉上不解的神情,

她接著娓娓敘訴:「當年兩岸開通,

他們把家東的母親接過去台灣居住,

家東的兩個弟弟──家田和家心才有機會去台灣工作,

以當時的收入拿回廈門,使這兩 個家庭的經濟得到實質的改善。

七、八年前,家田因病過逝,留下三個還在就學的女兒,

月微以行動支持並且鼓勵品學兼優的三個姪女,要她們安心向學,

不必為學費發愁….。不只是這樣,

月微對家東的母親盡孝的態度以及處事方面的胸襟氣度,

在幾個妯娌間起了示範作用,現在,老人家被這些晚輩照顧得很好,

是因為月微 的影響。」一邊說著話,一邊拭著眼角的淚水,

我可以感受到四姑婆內心有欣慰,還有更多的不捨。

而她老人家這番話,也著實讓我大大以紀家的三姑為榮!

家祭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完成,隨後進行入殮儀式。最後,

由至親護送遺體到市郊的火葬場火化。禮成後,

和台灣的習俗一樣,他們也請人到家裡辦桌,

慰勞所有的 參予的至親好友和工作人員。三姑丈利誘我的那些海鮮,

輪番被端上了餐桌,我認真的逐一品嚐,這樣做,

為的是讓他更能感覺我的不虛此行!

第三天早上,我和豆漿店老闆娘兩個人先行回台。

在飛機上,我腦海中縈繞的,

除了三姑丈那個家族合諧親密的宗親倫理之外,

還有咪咪的堂姊妹們待人處世的幹練與周到。

這趟去廈門,我還真是感謝三姑丈的的體貼,

讓我在沒有課務牽絆的情形下,放心成行。


=因為淡定 所以精彩=

如果要用兩個字來涵蓋三姑丈的特質,我想:就是「無爭」吧!

與人無爭、與世無爭,不爭名、不爭利。雖然無爭,

可是他熱愛生命,積極享受活著的當下。因為無爭,

他才可以全然又純粹的體驗生活周遭一切的美好。

「如果我們要訂一些紙紮的東西燒給姨丈,我們可以訂些什麼呢?」

晚上阿奇忽然這樣問我,我很是訝異。他自問自答,

接著說:「我們可以燒兩台電視,姨丈不是喜歡看一台,錄一台嗎?

還可以燒一部汽車,讓他開著車環遊寶島;還可以燒一架飛機,

讓他全世界走透透。」「對了!」最後,

阿奇像發現什麼似的

提高了分貝:「再燒一座圖書館,姨丈最愛去圖書館看書了!」

這一連幾句話,道盡了三姑丈精采又豐實的一生。

我和他幾乎是無話不談,為什麼?因為他見多識廣、思想文明、

觀念開通。看見人們為了小小私利而擾擾嚷嚷時,

他總愛說:「這些人就是書看的不夠多!」

這句話帶給 我莫大的啟示!

=千山獨行 不必相送=

在幫三姑丈選最後要用的放大照片時,咪咪決定選生活照。

一來,不那麼制式捱板;二來,符合三姑丈的行事風格。

於是,我們選了今年農曆年前,他和我們一家三口去琉球自助旅行時,

我負責導演「波斯」,屘姑丈為他掌鏡的其中一張。

翠綠的山嶺和蔚藍的蒼穹為背景,襯出微微帶著笑容的親切臉龐,

照片中的他,彷彿在告 訴我們:「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他向來喜歡與人分享好東西,而且偏重精神食糧方面,

比如:一部好電影、一齣好戲,精采的魔術、球賽、

體操、溜冰、馬戲 等的表演,或者一處好風光、一個好節目、

一本好書、一篇佳文….。當他向你推薦時,習慣堆著笑容,

一臉滿足的告訴你「接金讚!」「接五告讚!」可不是?

三姑丈的永別,得其方(在睡夢中)、得其時(三天連假的第一天)、

得其所(葉落歸根)。

這下子,

換我要告訴他:「你這樣的安排『金讚!』、『五告讚!』。」

四月二十九日下午,在公開的場合,我希望能懷著溫暖、輕鬆的心情,

向他正式告別。五月份,參予聯合海葬後,

他的骨灰將被灑在廣闊無垠的大海中,

有始有終的 成全他這一生的瀟灑自如!

=======本文作者為紀月娥女士 敦化國小退休老師 是我岳母的親妹妹

       我都叫她阿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傑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