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練 通常就是幾個演員跟導演

 

如果整個戲演員全部出席 可以從頭走到尾 就是整排

 

進劇場後 舞監接手總負責 技術的Q 要在彩排前解決完畢

 

然後會有燈光Q 音效Q ....等等技術上的Q  這是技排

 

最後才是彩排 跟演出一樣的規格 就差沒觀眾

 

現代劇場根據我的理解 大概就是這樣了吧

 

但是我們1/2Q 因為有崑劇的部分 所以多了 響排

 

響排 就是 演員跟文武場對腔 對鑼鼓

 

唱腔的調 身段的鑼鼓 是傳統戲演出很重要的部分

 

這都要在響排的時候解決

 

演員的一個亮相 要對上鑼鼓 演員的反應要對上鑼鼓

 

演員上場有鑼鼓 下場有鑼鼓 走路有鑼鼓

 

唱也有鑼鼓 連風聲都是鑼鼓聲

 

這個我們大家都知道 風聲是  ㄘㄤˋ ~~~~

 

昨晚 是第二次的響排

 

從劇院的練習五 改到比較大的音樂廳大芭A

 

這才能容納 文武場 老師 -- 文武場的所有人都得尊稱老師

 

因為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

 

參加5次演出 每次都是專業檢場

 

可這一回 台詞多了許多 要跳要唱還要說 算是六個戲裡 最吃重的一次

 

當然也免不了常常有的 動物配音

 

柳夢梅 配公雞叫

情書   配公雞 母雞 狗叫

小船沒有動物

南柯 有鸚鵡

李陵 也沒動物 演個殺手

這一回 掘夢人 是烏鴉了

 

崑劇的唱 都是後半拍唱

 

所以數拍子的時候

 

我們不是 1.2.3  而是1.2.3 ㄗㄚˋ

 

那個ㄗㄚˋ 就事先填滿了前半拍 後半拍才開始唱

 

ㄗㄚˋ 是鼓佬(武場的指揮老師 用一種特別的鼓指揮所有的下手 小鑼大鑼鈸….)響板的聲音

 

通常我們在沒有響排的時候 練唱都是自己喊ㄗㄚˋ 然後開始唱

 

每一種武場的樂器 都有一個相對應的聲音


連起來唸
就成了鑼鼓經 鑼鼓經念熟了 有助於於在演員排練走位上下場時的準確度

 

因此 響排之前 會有一次 是鼓佬自己來不帶下手

 

在一旁聽鼓佬跟演員們對鑼鼓 就會聽到鼓佬用嘴念著鑼鼓經 跟演員對著身段


非常有趣


昨天是第二次的響排
所以 文武場老師們都來了


但是還沒對完
所以 這個週末還會有一次響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傑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